又是一個月一次的產檢日...
本來打算遵照醫生上次的建議,來做個妊娠糖尿病篩檢
後來想,先照照超音波看他這一個月來的成長進度再說
我這次的號碼很前面,到醫院的時候早就超過了
現場人數也不多,所以很快就進去看診
不過我想先來抱怨一下亞東的洗手間
專門驗尿的洗手間很髒,走進去就是會想說,是有這麼多人手殘把尿打翻灑在地上還是怎樣
所以我到普通洗手間,結果還是很髒
我習慣用坐式馬桶,然後屁屁懸空練腳力
結果昨天尿存一個太多,懸空的時候身體前傾壓到膀胱,導致尿很"小槓"
結論就是我尿很久,差點就鐵腿了XDDD
(尿個尿為什麼這麼累...XDDD)
Anyway~進入診間
醫生看起來很輕鬆,他提醒我可以健保付費的超音波檢查只剩下兩次
(因為之前去了馬偕浪費了一次...真的是浪!費!原因等一下再說)
醫生看了看之前的記錄,說:"恩...之前大了兩周"
我一邊露出我的肚皮,一邊回:"對阿~"
醫生開始照,依然是看到顆大頭,說:"頭還是大了三周左右,不過肚子只大一周~"
我問:"那手腳咧?"
醫生:"也是差不多兩周"
照完大頭(虛線圈選處)
照小頭XDDD
右邊的小白箭頭就是小頭XDDD
左邊紅箭頭指的就是陰囊
我順便問醫生:"現在胎位應該算正的吧~"
醫生:"恩...頭是在下面"就是倒栽蔥XD
我:"現在胎位應該就固定了"(我看以小鴨的份量,老娘的子宮也沒空間讓他轉身了)
醫生後來安慰我:"有些胎兒前期頭長得比較快,到後期就還好"
我說:"現在不是後期嗎?"
醫生笑:"現在還不是啦..."
然後醫生一直想把焦點轉到我跟鴨子的頭(是正常的頭,不是海公公的那種頭...)
我指了指鴨子,問醫生:"那你覺得他頭大嗎?"
醫生說:"他手腳長阿~"
我回:"阿恩斗還好手腳長,不然也是像貢丸插在短牙籤上XDDD"
醫生問鴨子:"那你安全帽戴什麼size?"
鴨子回:"L阿~"
醫生:"L那還好啦...哈哈..."
走之前我問醫生需不需要做糖尿病篩檢
他覺得小鴨的身體沒有像頭跟手腳這麼傲人,所以不算巨嬰
也就說不用作檢查了...
如果候診的人沒那麼多,醫生會看得比較慢,也會聊個小天
我滿喜歡這個醫生的原因是~
如果我有問題,或是身體覺得不對勁,他都不太會大驚小怪
畢竟孕婦的身體變化很大,跟以前小姐時期完全不一樣,常常會自己嚇自己
這個醫生會觀察,或是請孕婦自己再觀察一段時間
或是針對孕婦描述的狀況來判斷
偶爾也會聊個小天,像之前問他可不可以做刮除手術(眼睛)因為要局部麻醉
他就開始說,他之前也有去刮,而且沒有麻醉...blablabla...
像我之前以為我該逼痛是尿道發炎,跟這醫生說,他只要我多喝水,也不覺得我的狀況和尿道炎有關
後來是我自己在某天上班時,實在是痛到不行
才請假去就近的馬偕看診(我還掛了一個孕婦尿道專科的醫生)
結果...
那醫生內診過後,說是陰道發炎,就給了我塞劑
而只要掛號看診,就是全部的檢查都要重來一次
從一開始的體重、血壓、驗尿,到超音波都不能少
(超音波還排超久,因為有專門的超音波室,並不是醫生自己看)
每間醫院的每一科都一樣吧~只要轉診就要重新檢查
好像醫生都只相信自己的判斷,而馬偕的這個醫生也給我這種感覺
他看了看我的媽媽手冊,說:"亞東已經快把你的健保給付超音波用完了耶..."
(我心裡想說:"你好像覺得是亞東的錯~")
我明明就是去亞東驗孕那天,醫生說有心跳,可以領手冊,就開始健保給付了
然後之後就都是一個月去檢查一次(規定就是這樣,快到預產期才會縮減為兩周或一周做一次檢查)
可是不知道為什麼,馬偕還是跟我收了超音波自費(加掛號費是400~只有拿藥是健保給付)
也還是給我蓋了一格...
醫生跟我說陰道發炎的時候,說要用塞劑
我還稍微提了一下:"會不會是我之前有去游泳的關係..."
醫生:"懷孕不要去游泳"
(我心裡又OS:"你怎麼可以這麼武斷又肯定,游泳跟發炎有關?")
亞東醫生都說游泳、瑜珈都可以做,沒有關係
後來馬偕醫生又想跟我直接預約下一次產檢,我說因為今天是臨時上班時間來看
所以要再約我自己上網掛號
整個看診下來我感覺就很不!舒!服!
一方面是馬偕醫生的態度,另外就是整個環境跟流程
(我真的很不喜歡超音波另外做,然後再印出來拿到原來診間給醫生看)
孕婦真的很敏感,所以找一個跟自己頻率合拍的醫生很重要
就算沒有懷孕,隨便去看什麼科,病患大概都可以感覺你跟這個主治醫生有沒有緣
最後我覺得到馬偕多此一舉+浪費的原因...
就是用塞劑根本沒用阿!!!!!!!!!!!!
我又上網查了一下,發現我根本是因為骨盆受到壓迫
兩腳承受胎兒的重量會靜脈區張、水腫
骨盆也會~而我剛好是外陰部受到壓迫(尤其是左邊,右邊就比較沒感覺)
網路上有些媽媽說,生完就好了
我後來發現,過年的那幾天在家休息,就比較不會痛
現在上班,坐一整天,或是搭捷運走來走去,就又會有點痛
不過我可能已經習慣這種壓力,所以不會像剛開始這麼痛苦(洗澡脫褲子抬個腳都痛...TNND...)
*懷孕時靜脈曲張的形成原因
根據研究統計,約有1/3的孕婦會產生嚴重程度不等的下肢靜脈曲張或微血管擴張。而且在懷孕時期,曲張的靜脈不只出現在雙腿,在身體其它部位,例如頸部及會陰部也可能會出現;其實肛門痔瘡也是另一種型態的靜脈曲張。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:
1. 懷孕時體內荷爾蒙改變:
增加的黃體素造成血管壁擴張,再加上懷孕時全身血流量會增加,使得原本閉合的靜脈瓣膜分開,造成靜脈血液的逆流。
2. 胎兒和增大的子宮壓迫血管:
胎兒和子宮隨孕期的增加而變大,壓破骨盆腔靜脈和下腔靜脈,使得下肢血液回流受阻,造成靜脈壓升高,曲張的靜脈也會越來越明顯。
3. 家族遺傳或孕期過重:
有家族遺傳傾向,血管先天靜脈瓣膜薄弱而閉鎖不全,或是孕期體重過重等,都是靜脈曲張的高危險群。
*如何緩解靜脈曲張的症狀?
1. 不要提重物。
重物會加重身體對下肢的壓力,不利於症狀的緩解。
2. 不要穿緊身的衣服。
腰帶、鞋子都不可過緊,而且最好穿低跟鞋。
3. 不要長時間站或坐。
總是躺著,對靜脈曲張症狀的緩解,也是很不利的。尤其是在孕中期和孕晚期,要減輕工作量並且避免長期一個姿勢站立或仰臥。坐時兩腿避免交疊,以免阻礙靜脈的回流。
4. 遠離酒精。
飲用含有酒精的飲料和酒水,會加劇靜脈曲張的程度。
5. 最好採用左側臥位。
在休息和睡覺的時候,採用左側臥位有利於下腔靜脈的血液循環,減輕靜脈曲張的症狀。
6. 避免高溫。
高溫易使血管擴張,加重病情。
7. 控制體重。
如果超重,會增加身體的負擔,使靜脈曲張更加嚴重。
8. 睡覺時,可用毛巾或被子墊在腳下面。
對大多數的孕婦而言,靜脈曲張的情況會在生產後好轉,逐漸回覆正常,所以不用太過驚慌。居家生活上,疼痛或腿部麻疼現象相當常見,少數孕婦會出現下肢血栓性靜脈炎,但也可能完全沒有不適的症狀。
另外,孕婦最關心的莫過於是否會對胎兒或母體造成影響?根據研究發現,孕期靜脈曲張並不會造成孕婦及胎兒全身性循環系統的障礙。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之下, 如果有下肢靜脈壓痛、發熱、紅腫等遽增的情況(下肢血栓性靜脈炎或深部靜脈栓塞),或同時合併有發燒、心跳加速、呼吸困難等情形,有可能是下肢靜脈的血栓流至肺部,造成肺部靜脈栓塞,這些情況都需要迅速就醫。
(還有看到媽媽陰部靜脈破裂...小孩出生才2650克...)
其實小鴨算是孝順的了...
沒讓他娘害喜、便秘...
雖然身體因為賀爾蒙和黃體素(很多狀況都跟這東西有關)起了很大的變化
老娘目前大概就是只有下肢壓迫水腫、刷牙牙齦容易出血、偶爾食道逆流(子宮脹大擠壓到胃空間變小)、之前的眼睛發炎(這困擾我比較久,不過上次刮掉之後就好了~轉圈~)、半夜頻尿
以上症狀都是可以接受的
其他就是小鴨腳太長,偶爾踢到他娘的胸腔(也踢太高了吧...)
或是突然踢得用力過猛會嚇到他娘XDDD
要不就是躺著要爬起來的時候比較吃力,不然平常我還算健步如飛(有時紅綠燈太快我還可以用跑的XD)
所以阿~想懷孕的捧油可得好好練練身體,尤其是下半身的承受力,因為除了孕期的壓力和重量,生產時也是需要腳力滴!!!
PS:最近腳有夠腫...又想去游泳舒緩一下了...要不就是想來罐~漫步在雲端...
留言列表